白屏旅游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旅行摄影

文章内容

广州龙潭果树公园好玩吗_广州龙潭果树公园好玩吗多少钱

zmhk 2024-05-27
广州龙潭果树公园好玩吗_广州龙潭果树公园好玩吗多少钱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关于广州龙潭果树公园好玩吗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归纳
广州龙潭果树公园好玩吗_广州龙潭果树公园好玩吗多少钱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关于广州龙潭果树公园好玩吗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龙潭公园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2.美丽的龙潭公园

3.有谁知道关于广州龙潭

4.海珠湿地公园有什么景点

广州龙潭果树公园好玩吗_广州龙潭果树公园好玩吗多少钱

龙潭公园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莲塘花屿景区

       位于公园东南部,它完全采用南方造园手法,一座40米长的廊桥相连两屿,切出一片水域如塘。塘中荷花芬芳,芦苇摇曳,鱼儿游弋;塘边奇石散点,叠成崖岸散礁。

       中心岛景区

       坐落于公园湖中心的小岛,四面环水,东、北、西三面分别由双星桥、龙脊桥、玉龙桥与岛外相连。成为周边群众娱乐休闲的文化活动场所。

       龙吟阁景区

       位于公园西南部,四面环水,它是园内最大的一组木结构建筑,占地2800多平米。

       万柳堂景区

       位于公园东北部,景区内沿湖两岸大量种植垂柳、立柳、雪柳、银芽柳、馒头柳、金丝垂柳等,形成“万柳”之景。

       龙字石林景区

       位于公园东部,围绕晚晴山而建,整个石林用石150多块,2000多吨。

       1999年,龙潭湖公园也增加了蹦极项目,而且有一项人无他有的--蹦极轰炸机。它由三个40米高、呈三角形布置的桅杆组成,可以同时有三个人参加,他们背面朝下并排绑在一起,脚部用一根钢缆与独立的桅杆连接,卷扬机把钢缆收紧,他们即被提升到40米的高度。当钢缆松开时,他们头朝下向地面俯冲,从空中感觉马上就要与大地“亲吻”之时,又被固定在另两根桅杆上的钢索牵引,向对面的上空冲去。这样反复多次,让他们体会到失重和近乎撞地的感觉

美丽的龙潭公园

       门票价格:20元

       开放时间:9:00-12:00

       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简称“海珠湿地”)位于海珠区东南部,广州城市新中轴南端,东起珠江后航道,西至广州大道南,北起黄埔涌,南至珠江后航道,总用地面积869公顷。

       海珠湖国家湿地公园由3个部分组成,主要开放区域包括现有的海珠湖、湿地一期和湿地二期,囊括了主要包括万亩果园、海珠湖及相关河涌39条,总用地面积约800公顷,水域面积达380公顷,是珠三角河涌湿地、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

扩展资料:

       海珠湿地公园游玩介绍:

       交通信息:

       1、可乘公交583、264、761、779至广州大道南路口站,或坐广州地铁3号线至大塘站B出口东行200米。

       2、乘公交14、45、206、250、264、270、762路至新滘中路(龙潭)站下前往示范区。

       从正门进入首先是恢弘大气的岭南式牌坊,走过九曲十八弯的水上栈道后,你可以漫步于湖畔柳荫,赏菊观荷。

       在花洲古渡,你可寻访岭南古老的印记,也可泛舟于湖漾烟渚,观曲殇飞绫,赏古荫帆影。

       拍摄大片的最佳时机为傍晚时分,夕阳倚靠着小蛮腰徐徐落下,斜阳打在丛林间,万鸟归巢,十分唯美壮观。

参考资料:

海珠湖国家湿地公园 百度百科

有谁知道关于广州龙潭

       一进龙潭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美丽的假山和两个漂亮的大花坛。 假山下面是一个小池塘,里面有很多小鱼,两个花坛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和小树。从右边过去有一座小桥,再过去有一个大大的水池,水池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各种各样的'鱼。再往前走,啊!又是一个大水池--哦,不,是一个湖,里面也有大群大群的鱼在游动。

        从湖边往上走,有一座像寺庙似的房子,那是公园的展厅,里面陈列着好多奇石。奇石形状各异,上面的图纹更是异彩纷呈,真是美极了。站在展厅前往下看,公园美景尽收眼底,好美啊!

        从展厅下来,我来到了公园的中心。这里是一个清澈见底的大水池,水从展厅地底下的一个洞流进水池,这是全城人民的饮用水。水池上面有一棵大树,像一把巨伞将水池盖住。水池前面左右各有一根灯柱,上面各盘旋着一条雕刻精美的巨龙。灯柱的前面有一排长得非常茂盛的橡皮树。

        顺着假山的左面往回走,要经过两个小花园。一个花园里有铁树、美人焦、月季和许多兰草。另一个花园里全是绿茵茵的竹子,把那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遮住了。

        走出公园大门,我还是依依不舍。多美的公园啊!我是多么的喜欢我们的龙潭公园!

海珠湿地公园有什么景点

        人们都说,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在海珠区华洲街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名字就叫做“龙潭”。

        这是一个典型的岭南古水乡,纵横交错的河水把村庄分割成几块,四座清光绪年间建的石桥(分别叫“迎龙”、“利溥”、“汇源”、“康济”桥,建桥时刻名于桥上。

        ),把原村头与西约、南约、中约、东约连贯起来,参天古榕树立于桥头岸边。

        在这个村庄,留传着不少关于龙的故事。

       

        龙潭村所处位置,远古时是古海海底,“古海岸遗址”离龙潭只有数百米之遥。

        千多年前,这里浮现为陆地,河涌弯弯曲曲穿过,陆续就有人在此活动,捉鱼虾,开垦耕作,陆续有“南下大军”入住、发展……

        我们的祖先把“龙”作为图腾。

        在这里生活、工作的人们,认定这里就是“龙”出没的场所。

        龙潭何时建村难以查考,但村中有几根几十厘米粗的“红米石”柱, 早年市文物处的人士已认定为是“明朝建筑”的“遗物”。

        是明朝的什么建筑物?现难查考。

        现在龙潭西约正对着汇源桥的位置,有一座“洪圣殿”,这座洪圣殿建于清朝。

        洪圣殿两边走廊等建筑物已拆走,保留主座大殿,大殿正面墙壁上画有壁画“龙”,这幅用墨画于百多年前的画,虽受到一些损坏和部分被复盖,但还可以清晰看到二条生动的龙的龙头部分。

        在洪圣殿后面,原来有一棵多人合抱才抱得过的巨型古榕树,上面已断,中间通空熏黑(可能被雷电击过),相传“龙”就是从这里“升天”的。

        直至六十年代,这棵古榕还存在。

        它虽然中间通空了,但靠西一边还有部分树皮及枝桠还存在,它顽强地生长着。

        后来,这棵古榕被人砍伐了,在此建了房子。

        过去,每当冬季,长时间不下雨,珠江水咸潮涌上,靠喝河水生活的龙潭人,河水太咸不能饮用,于是就在洪圣殿前地堂对开的石坎外边,挖一穴,清冽甘甜的“龙口水”就会涌上来。

        家家户户拿着水埕(瓦罐)和蚌壳(打水工具),到此排队取水回家煮饭烧茶。

        每年遇至咸潮均如此。

        人人都很多谢龙王爷的恩典。

        在龙潭村的东南部,原本建有一间“张王爷”庙,上面有龙、鳌鱼等装饰,惜此庙于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被拆毁了。

        虽然这座庙被拆几十年了,但本村的龙舟每次经过,都必定擂一通鼓,表示龙舟在此廻龙,表示敬意……

        由于传说这里是龙的居所,是龙出没的地方,由此得名“龙庭”,后又改名为“龙潭”。

        据了解,龙潭村的龙舟活动始于清朝。

        龙潭较早的龙船应该是原埋藏于西约边那艘“洪圣宫”龙船,它大约建造于清中期。

        这艘船是用“杪木”造,因木质相对较差(不是坤甸木),这艘龙船基本已枯废了,解放前已经弃用了。

        日本侵华时,兵荒马乱,人人自危,有谁去扒龙船呢? 日本投降后,恢复了龙舟活动,但把持活动的都是一些豪强,他们带备长短枪械去,既显威风,也防备冲突:当时很多人都提心吊胆。

        解放了经过土改,人们翻身当家作主了,生活趋于稳定,“饱暖思娱乐”。

        于是人们便自发地组织起来,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把原属“光远堂”的龙船(战乱时被人偷掉“龙缆(筋)不能使用”)“翻叠”(即重新修造)成为村民的“新船”,原属“善庆堂”的龙船称为“旧船”,一对船供全村村民使用,不分姓氏、宗族。

        这两艘龙船始造于清晚期,从始造至今已有一百多处历史了。

        “新船”混有一部分铁杪木,而旧船则纯是 “坤甸”木。

        相传旧船是优良师傅造,为新滘地区最好的二、三艘龙船之一。

        一九五六年,旧船代表村参市 *** 组织的在广州“海角红楼”举行的龙舟赛上,首次夺得锦标归。

        扒龙船一向以来都是男人的专利,女同胞是无缘接触的,传统龙船尤其是这样,就连龙船从桥底经过时,桥上的行人也要避开,桥上的围观者常有被驱赶的不愉快事件发生。

        不过,近年来也偶尔听说有女氏扒凤艇。

        起 龙 船

        “四月八,龙船透低挖”。

        每年到了农历四月初八,就要准备起龙船了。

        起龙船,就是把去年端午节扒完后藏好的龙船,从涌底里挖出来,洗干净准备好今年端午节用。

        在起龙船的几天前,找个有太阳的日子,把龙船鼓抬出来晒一下,以备起龙船时用。

        到了起龙船时,把锣鼓搬到藏龙船的岸边,先烧上香烛,再放炮仗,跟着敲锣打鼓就开始挖龙船了。

        经过一番努力,龙船就可以浮出水面,把船上的泥洗干净,就把船撑到预先用竹木搭好的船澳上,等水涨时就把它固定好,让船身风干下,就可以进行修葺了。

        首先是用桐油灰等修补下,再就是上龙缆扎龙根,最后就是用桐油或者猪油,把龙船从头到尾涂抹一两次,这样就可以等待下水了。

        把龙舟从泥中挖出来,这个是每年龙舟节前的第一曲,首先来一个拜祭仪式。

        烧香响炮仗更是少不了,看来三条龙要挖上来都要花不小时间。

        仪式结束,村中的青壮年迫不及待下塘起船。

        海珠区东南部,有个延续数百年的古村落:龙潭村。

        长久以来,它不动声色地躲在都市霓虹的一隅。

        岁月如水,静静地淌过小桥,绕檐而去。

        青墙剥离,殿宇林立,纵然世事纷扰,它依然如流水般安详着。

        直到某一天,文史专家来到这里,惊喜地发现,在这座村庄已经略显现代化的外表之下,仍保留着古老的书院、精美的宗祠庙宇。

        推开那扇厚重的大门,仿佛推开一个新的世界。

        还有一座座如今难得一见的牌坊,深藏着村庄一件件鲜为人知的前尘往事……

        游走在龙潭村,在潺潺流水间,在苍翠的古榕下,抚摸那斑驳的青砖,穿越古老的石板桥,时光在刹那间仿佛是静止的。

        聆听在这里生活了数百年的村民讲述这座村庄的古老与现代,讲述每一件古物背后的故事,那是一段如歌般美丽的似水年华……

        ?

        独特风俗“娘玛诞”

        昔日龙潭村,是个风光旖旎的富庶之乡,有句俗语:“有女嫁龙潭,柠檬变做橙”,意指生活甜蜜如橙。

        而淳朴的龙潭村民,建立了众多宗祠、庙宇,延续着一些古 *** 俗,“娘玛诞”就是其中独特的一个。

        龙潭村民口中的“娘玛”,就是天后娘娘。

        以前,无论村中大小事务、婚丧嫁娶,都要到娘玛前烧香,用掷圣杯的方法征求她的意见。

        相传,龙潭开村之初,河面漂浮着一块木头,徘徊数日不见离去。

        有好事者走近细看,发现它酷似女子模样,乡亲们认定这是圣物,于是请来能工巧匠,把木头雕刻成天后神像,烧香敬拜。

        每年的“娘玛诞”,都是龙潭村的大节日。

        从3月19日开始,村民就会把娘玛抬出来游乡,各家各户轮番拜祭。

        到3月23日正诞,娘玛菩萨便会重新选择居所,事先选出的候选村民,用掷圣杯的方法,决定由谁家迎接娘玛回去安放。

        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娘玛被安放在龙潭村的祖厅内,每年龙船出船前,村民都会给娘玛上香,祈求她的保佑。

        ?

        水乡美景旧曾谙

        沧海变良田

        处处幽兰白莲

        数千年前,离七星岗古海岸遗址两公里的龙潭村,仍沉睡在茫茫烟波中。

        悠悠珠江,与南海碧波,共同变幻着古老羊城的沧海桑田。

        不知何时开始,随着海岸线南移,龙潭村一带渐渐浮出水面,原来的礁石变成山冈,逐渐形成几座颇具规模的岛屿,即如今东、中、西约的雏形。

        这几座小岛溪流密布,流水潺潺,相互间有清澈的小河分隔,芳草萋萋,绿树点点,鱼虾鲜美,最早来到这里的,是一些水上人家,他们在这里捕鱼捞虾,收获甚丰。

        人们在龙潭村定居的历史,大约始于宋末。

        这条村的先民,从中原或被贬、或逃难、或随军,南下入粤。

        他们先在广东的珠玑巷落脚,再辗转来到龙潭村。

        最早到龙潭村的,是杨、车、马三个姓氏的人们,他们在旧时龙潭村村头附近,围垦出一个围,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取名叫做“三姓围”,后来又叫“三盛围”。

        从元代到明代,又有黄、白、何、李、杜、吴、陈、梁等姓氏陆续迁入,原来的几个姓氏反而迁走。

        这八个姓氏在这片土地上,傍水而生,兴建祠堂,共同开辟良田上千亩,和睦聚居长达数百年。

        随着其他姓氏相继迁入,“三姓围”已失去了其意义。

        由于这里四面环水,水乃龙栖息之所,并且,相传这一带曾有一条修炼成精的龙出现,因而,这里更名为龙庭村。

        后来,可能由于为了避皇帝的讳,又因为当时各村械斗不断,附近的十三乡,经常来挑衅寻事,于是改名为龙潭村,有“龙潭虎穴”非轻易取之意,希望能起到阻吓作用。

        处处幽兰白莲

        时光的巨轮,慢慢向前推进。

        在小桥、流水的静谧间,似水年华在古老龙潭村悄然流走。

        在清代,龙潭村属广州府番禺县茭塘司河南堡管辖,渐渐发展壮大,成为珠江南岸一条有名的水乡村落。

        这里盛产水果,村内外遍植杨桃、凤眼果、龙眼、李树等果树,并且景色特别优美。

        水若环带,山列如屏,一河两岸,古榕参天,白莲处处,荷叶田田。

        如今在龙潭村兴仁书院里,仍有一块《兴仁书院助银碑记》,上面有一段文字,淋漓尽致描述了龙潭村当年美景:“其山则蔚然深秀,其水则潺然有声,芙蓉芰荷之滴沥,幽兰白莲之芬芳,洵一都之胜地也……”

        如今,龙潭村的标志性牌坊门楼,气宇轩昂地耸立在宽阔的新滘中路边,另外一座旧门楼,位于村的西北面。

        但据老一辈龙潭村村民回忆,龙潭村早期的门楼,是在旧门楼几十米以外的地方。

        那座消失的门楼,古色古香,墙体的青砖被岁月磨得光滑,门楼顶部的瓦面,被风雨打得斑驳,越发显出其古朴。

        门楼上镶嵌着一块石额,上面刻着“龙潭通津”几个大字。

        原来,以前出入水网纵横的龙潭村,陆路是很不方便的。

        如果非要从陆路进村,就只有走那条弯弯曲曲、属于大塘或新村的泥泞田基小路。

        因此,在村中穿梭往来的,多是吱呀吱呀的木船小艇,因而有了“龙潭通津”此名。

        当年,从村头门楼进入龙潭村后,不远处便是迎龙桥。

        那是一条两米多宽的小桥,用长达六七米的麻石板铺成。

        清澈的河水,在桥下缓缓流淌,随珠江每天两次涨退潮。

        桥的附近,生长着盘根错节的古榕、高大的红棉树、挺拔的水松,还有一片簕竹林,风掠过竹树,发出“沙沙”的声音,竹影婆娑,景致十分迷人。

        直至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不少人到龙潭村,从西北面村口进入,马上被这里的景色吸引。

        由于龙潭村的特殊地理位置,有一段时期,小洲、土华、小谷围南北二亭村等村的村民,要出省城,这里是必经之路。

        这些地方的村民,常常要在土华村的老鼠岗,搭艇到龙潭村一个叫新李的地方,然后走路到张王爷庙,在张王爷庙前再搭艇,穿过“乐善好施”牌坊、龙潭西约,来到村头门楼。

        从门楼出来后,再走经大塘村、墩和、鹭江村,到达下渡村,在下渡搭艇过河北。

        寻觅旧时光

        “乐善好施”牌坊

        纶生白公祠

        仲夏一个清早,明媚的阳光中,我们来到龙潭村。

        在都市化进程中,灰色的钢筋水泥,渐渐代替往昔的青砖灰瓦,大量外来人口,也开始住进这条古村。

        然而,龙潭村古老而深邃的美丽,依然在不经意间流淌。

        从轰鸣的大马路转进村中,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

        河水缓缓流淌,虽然不太清澈,但勾勒出村庄的独特布局:人字形的水道,围出一个小岛,那是村里的中约。

        河边,石栏护岸,一排苍翠的古榕,如一顶顶华盖,洒落一路绿阴,长长的须根垂到水里,与水色交相辉映,令人不禁遥想这里曾有过的古老岁月。

        陆地与小岛间,有一座座石板桥相连,人们在上面悠然地行走……

        龙潭村的古典气质远不止于此。

        龙潭村老村长何礼谦,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他带我们在村里穿梭,认识一个真实而古老的龙潭村。

        “乐善好施”牌坊

        离村口不远,我们看到一个三间四柱的花岗岩牌坊,何礼谦说,它是龙潭村最珍贵的文物之一:“乐善好施”牌坊。

        这个牌坊是目前广州唯一的皇帝用来表彰慈善家的牌坊,与龙潭村历史上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名人:白纶生有关。

        白纶生,号进贤,自幼家贫,心地善良,15岁起到广州堂舅父开设的洋行当杂工。

        由于他生性聪明,且勤奋好学。

        白纶生的人生,在1841年发生转折。

        他由于帮助一个遭遇困境的英国商人,签下一份合同,被堂舅父开除。

        这个英商知道后,心生愧疚,拿出1万两银作订货款,交给白纶生,鼓励他自设商行。

        白纶生先是开办经营草席的席庄,后来又开办悦盛号商行,经营爆竹及杂货业。

        因经营有方,恪守信用,生意日益兴隆。

        20多年后,成为广州的知名富商。

        发迹后的白纶生,积极向社会赈灾捐款。

        同治十年(1871年),他在广州与几位富商一起出资创办爱育善堂,为贫民赠医施药、赠衣施棺等。

        爱育善堂是广东省内第一家民间善堂,颇有影响,后来成为广州清末的九大善堂之一。

        此外,白纶生也捐款给方便医院、四庙善堂、广济医院等慈善机构,成为清末广州一个有名的慈善家。

        光绪十六年(1890年),湖南发生大水灾,白纶生捐出巨额赈灾款,受到官府嘉奖,授予道员职衔。

        次年二月,两广总督李瀚章上奏朝廷,光绪皇帝下圣旨恩准为其父母题“乐善好施”牌匾、建牌坊以表彰。

        如今,在这个通面阔约8米,高达8.6米的牌坊上,“圣旨”二字依然清楚,“乐善好施”四个大字很是醒目。

        在次间门额上,可见“光绪十七年二月,两广总督部堂李奏奉”字样。

        何礼谦说,这座牌坊饱经风雨,得以保存下来很不容易。

        “文革”时,村民为保护这个牌坊,用石灰和灰砂遮盖起来,换成“为革命种田”等字句,这座牌坊才得以幸存。

        如今牌坊上仍残存一些**的边框线,那是后来恢复原貌时留下的痕迹。

        纶生白公祠

        告别牌坊,何礼谦带我们穿过古桥,在西约密如蛛网的小巷里穿梭。

        耳边飘荡着各地不同口音,两侧是密密麻麻的几层高的握手楼,抬头望,只能看到一线蓝天。

        正当你要惋惜它的变迁时,却蓦然发现,脚下仍是那行走了数百年的麻石板,它们曾承载了一代代龙潭村人无数的梦。

        在这一片灰色的“火柴盒”中左穿右拐,我们很快来到一块平地,一座规模宏大的古老祠堂出现在眼前。

        它位于龙潭小学旁边,远远望去,那色彩斑斓的人字形封火山墙、雕刻精美的灰塑博古脊,令人眼前一亮。

        渐行渐近,只见祠堂厚重的大门此刻紧紧锁闭,上方的石门额,“纶生白公祠”五个金色大字闪闪发亮,两边是一副对联:“清芬长庆集,遗爱报恩祠”。

        何礼谦告诉我们,这是龙潭村目前保留下来的唯一一间白氏宗祠,也是最精美的一间。

        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年),白纶生出资动工兴建这间祠堂,精雕细琢,历时27个年头,直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才完成。

        建成时,白纶生早已去世,村民缅怀这个大善人,于是称该祠为纶生白公祠,俗称白家祠。

        纶生白公祠共有前后四进,分左右三路,我们从左路小门进入。

        从没想过一个乡间祠堂可以修得如此精美。

        那磨得光滑的青砖墙,历经百年,依然平整得像用熨斗熨过一样;地上的白泥地阶砖,历经岁月洗礼,虽然有的地方出现小窟窿,但异常笔直的结合线,明显可以看出当年工匠的苦心。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细节处的精致:无论是斗拱、柱梁,还是柱基,都有精细的石刻、木雕、砖雕或灰塑,造型生动,繁而不乱,细心端详,像是欣赏一件件艺术品。

        尤其是正间檐帘的描金木雕,线条流畅,配以当时仍很少有的彩色玻璃装饰。

        “我听村里的老人说,当时在珠江南岸,像这间祠堂这样,用这样好的材料,同时请来这么好的师傅建造,是很少有的事。”何礼谦说。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曾闯进祠堂大肆进行搜掠,当时,栏杆上有一只衔珠石狮,日军想把里面的石珠拿走,就用刺刀把狮子的牙齿打碎,但石狮各部分结合太好了,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把珠子取出来。

        在龙潭村村民眼中,这间祠堂和庙宇一样,有着一抹神秘色彩。

        据说白纶生去世后,有村中父老梦见他身穿官服,坐在公堂,劝人为善,因此人们纷纷传他死后为神。

        当年,纶生白公祠落成之时,南海名士潘衍桐曾撰贺联,下联是:“生而为正士,殁合为明神,比岁口碑流播,谓此老主持冥律,梦中来告,劝善浑如在世时”。

        里面所说的,就是白纶生死后为神的传说。

        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简称海珠湿地)地处广州中央城区海珠区东南隅,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最大、最美的国家湿地公园,名副其实的广州“绿心”。目前,海珠湿地开放区域包括海珠湖、海珠湿地一期和海珠湿地二期。主要景点有:湿地广场、绿心湖、花溪、福寿果廊、拉索桥。

       

        湿地广场

       

        粤式广府文化景观牌坊与两侧具有岭南特色的镬耳屋建筑共同构成了一个通透式的广场,雕花飞檐、镬耳山墙、飞阁流丹,无不体现出了岭南建筑通透玲珑、装饰精美的特色建筑风格。置身牌坊之下,方知岭南文化的博大精深,透过相机镜头,留下此番美好纪念。

       

        绿心湖

        海珠湿地保留了岭南水乡文化特征,河涌和湖泊交错相织,形成了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湿地水网系统。绿心湖湖水清澈,“小蛮腰”广州塔倒影其中,并绕湖设置了富有特色的叠水水景和景观平台,两旁种植美人蕉、香蒲、睡莲等水生植物,共同营造出了虽为人造,却宛若天开的美好景观。湖边的亲水花溪长约650米,各种植物芬芳盛放,游客可以通过石栈道、木亭和鹅卵石道与湿地零距离接触,看鱼儿畅游、观蝴蝶纷飞、赏莲花绽放……

       

        花溪

        花溪区域内繁花似锦,植物采用开花植物与常绿植物搭配的形式,以达到春夏秋冬四季有花的效果。区域中心木亭设计为杭州园林式风格,采用木材为“巴蒂木”,该木料属于天然防腐硬木,不会变形褪色,并有防水防虫蛀的功效。区域内还种植了秋枫、樟树、杜英、朴树、水杉、榕树、水翁、洋蒲桃、水蒲桃等植物,树影婆娑,蝉鸣鸟叫,让游客身临“鸟在树上叫,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当中,可尽情在此赏花、休闲、戏水,领略湿地水乡美景和野趣。

       

       

        福寿果廊

       

        果林湿地区域保留了原龙潭果树公园种植的果树,包括石硖龙眼、红果杨桃、鸡心黄皮、胭脂红番石榴等岭南佳果。而区域内所搭建的空中果林栈道,是构造与自然融合的精品景点,成为了广受欢迎的采摘和观景平台。福寿果廊高1.5-2米、宽2米、长175米,分为寓意福寿安康、喜获丰收福、禧、寿三段路径,曲折绵长,高度适宜,是为了游客近距离观赏和采摘进行的人性化设计。漫步在极具创意特色的福寿果廊道上,游客伸手就可以空中采摘果实,接触自然的体验空间,享受采摘的生活野趣。到了果树成熟的时节,这里欢声笑语,成为了大人小孩最受欢迎的地方。

       

        拉索桥

        拉索桥通体为白色,整体设计美观大气。桥体运用花卉点缀,锦簇缤纷,又名曰“花桥”。拉索桥连接了海珠湿地一期的北区和南区,是一条重要的交通通道。桥的左手边为整体石榴湾湿地,临桥可鸟瞰游船时经过的古荫帆影、画外烟渚、曲觞飞绫、花洲古渡等景点。桥的右手边是田园风光景观区,放眼望去百花胜放、瓜果丰盛。花桥所具有的视野开阔之利,是为游客摄影留念的绝佳之地。

       好了,关于“广州龙潭果树公园好玩吗”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广州龙潭果树公园好玩吗”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