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屏旅游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景点

文章内容

上海中山公园愚园路_上海中山公园愚园路在2号线哪个出口

zmhk 2024-05-26
上海中山公园愚园路_上海中山公园愚园路在2号线哪个出口       下面,我将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解释上海中山公园愚园路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开始讨
上海中山公园愚园路_上海中山公园愚园路在2号线哪个出口

       下面,我将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解释上海中山公园愚园路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开始讨论一下上海中山公园愚园路的话题。

1.上海中山公园的历史

2.一条愚园路,半部魔都史 - -----清明节徒步看城市老建筑

3.愚园路的历史沿革

4.从江苏路愚园路到中山公园地铁站怎么坐公交车,最快

上海中山公园愚园路_上海中山公园愚园路在2号线哪个出口

上海中山公园的历史

       中山公园原称兆丰花园(Jessfield Park)也称极司非而花园,原是英国兆丰洋行大班、地产商霍格(H.Fogg)在上海西郊的私家花园,由极司非尔路通往静安寺。霍格将花园北半部靠近苏州河的部分卖给了美国圣公会,圣公会在那里创办了圣约翰书院,以后发展成圣约翰大学,也就是今天毗

       邻中山公园的华东政法大学。

       1914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将花园南半部改建为租界公园,定名为兆丰公园,实质却属于越界筑路。公园当时占地320亩,大门位于白利南路和愚园路路口。1943年日本占领军将租借交还汪精卫政权,兆丰公园于是改名中山公园并沿用至今。

       中山公园内部现代与古典并存,可动可静,草坪、池塘、参天大树和大理石厅让爱热闹或幽静的人各取所需。

       中山公园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全园可分为大小不等的景点约120余处。这些景点因景而异,各具特色,其中十二处景点评选为“中山公园十二景观”,都是公园内特色突出并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景观。

一条愚园路,半部魔都史 - -----清明节徒步看城市老建筑

       上海必逛的十条马路分别是:建国西路、永嘉路、思南路、巨鹿路、武康路、富民路、延庆路、衡山路、愚园路、山阴路。

1、建国西路

       建国西路建国西路是中国上海市跨徐汇区和黄浦区的一条呈东西走向的街道,全长约2500米,道路的东段在1912年曾被划分至法租界内,目前沪上第一石库门里弄步高里就位于这条路上,同时私密洋房、特色买手店更是不少。

2、永嘉路

       永嘉路是一条连接着瑞金二路与衡山路的马路,也是一条长约2000米跨越黄浦区和徐汇区的道路,沿线分布的如孔祥熙住宅、宋子文住宅、西爱咸斯花园等充满历史情调的建筑,十条浪漫幽静的马路。

3、思南路

       思南路原名马斯南路,是一条建于1914年的道路,街道的两边有许多栋上世纪二十年代建造的法式花园洋房。有思南公馆、梅兰芳寓所、福星公园、周公馆等著名历史建筑,同时各类特色餐厅与网红店也纷纷在此集结。

4、巨鹿路

       巨鹿路是一条跨越黄浦区和静安区建于1907年的道路,是一条长约2290米连接着金陵西路和常熟路的通道,而这里作为魔都必打卡的十条道路之一,沿线分布着从本帮到异国料理多个充满小资情调的餐馆或摊贩,是吃货们的最爱。

5、武康路

       如果你只去一条上海的马路,那就去武康路吧~武康路是一条建于1907年位于上海徐汇区的道路,一到站就能看到武康大厦,因沿途保留有14处优秀历史建筑,37处历史建筑因此被称为是浓缩了上海近百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6、富民路

       富民路是一条位于上海市区中部,跨越静安和徐汇两个区,建于1913年的道路,曾是法租界内著名的古拔路,民国23年改名呈富民路,这条道路上因有着浓厚的海派风情和时髦的店铺而成为上海著名的十条网红马路之一。

7、延庆路

       这条位于上海徐汇区的道路长约500米,始建于1919年,道路上汇集了众多有着浓厚历史底蕴的老公与、欧式花园洋房和新式里弄,是一条记载着上海百年历史,却幽静高级的道路。

8、衡山路

       衡山路是一条建于1922年南京东路和荣乐东路齐名的马路,这里过去叫贝当路,1943年更名衡山路,而目前这条2.3公里的幽静高雅的通道因两侧繁茂的法国梧桐,充满浓郁异国文化气息的高档欧陆建筑,使其成为上海著名的休闲娱乐一条街。

9、愚园路

       愚园路是一条连接着静安寺与中山公园的马路,跨越了静安与长宁两个区域,马上上汇聚着充满欧洲复古风情的老洋房、历史建筑、公寓、里弄住宅、商店,环球世界大厦和百乐门影剧院也位于这条路上。

10、山阴路

       山阴路是一条位于上海虹口区,呈南北走向的道路,因聚集着多处名人故居,有着上百年租界历史,汇集了较多的体现出浓厚海派文化的建筑,因此目前这一代已经被开辟为世纪历史文化风貌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市

愚园路的历史沿革

       文/更生

        愚园路,几次都是匆匆而过,一个月前有一次极好的机会,但是抽不出身,再次错过,最后还是光影群主做了这个安排,满足了我的愿望。 可能是清明节缘故,早晨的天气阴沉沉,在地铁遇到好些扫墓的市民,心里不由也伤感起来,想到故去亲人。

        其实清明时分,徒步愚园路也是很特别的,多少历史名人曾经在这里驻足或住了一段时间,用他们的经历,填写了百年愚园路的历史。

        一、 血腥风雨,红色印记无处不有。

        愚园路上亨昌里弄堂内的34号,是《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所在地,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共中央秘密创办的机关刊物。从1927年10月创刊至1928年2月,当时***人常在此以搓麻将为掩护商量工作。这里除了是《布尔塞维克》编辑部外,还是中央机关编辑部办公场所,也是当时中央政治局委员罗亦农工作和休息的地方。1928年的一天,罗亦农离开编辑部去往江宁路的路上,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于龙华英勇就义,因此,我们在二楼看到的那间屋子是罗亦农最后的住处。

        愚园路1293号俭德坊是原国民党中将吴石的旧居,这位被毛泽东称为“密使1号”的吴石是中共打入国民党的重要人物,他为中共建立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电视剧《潜伏》中的原型就是吴石。毛主席为纪念他的功勋,专门作诗一首: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1973年王石被国务院追认为革命烈士。

        愚园路1294号是一代传奇女性——董竹君旧居,该旧居是独立式花园住宅,砖混结构假四层,清水红砖外墙,山墙细鹅卵石墙面。1948年,传奇女性董竹君迁入这里居住。现为长宁区文物保护点。董竹君在上海还有两个故居,分别在复兴路和淮海路上。

        二、潮起潮落,寻觅上海历史名人

        百年前愚园路很短,50年前延伸至江苏路,成为当年唯一的越过法租界的一条2000米左右的小马路。特殊的的地理位置,给房地产商带来巨大商机,建的房子多了,自然居住的人就密集了,于是不乏那些来自工商和演艺界的历史名人纷至沓来。

        1、康有为的游存庐。 在愚园新村内,欧式新式里弄住宅,整个愚园新村建于1930年。1921年,康有为在此建造“游存庐”,园内小桥流水,池塘假山木桥,花卉树木五彩缤纷,还饲有金鱼、猴子等。康有为在此悠闲地度过了6年的晚年生活。

        2、愚园路1396号西园大厦 。1928年竣工。现代式公寓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俄商协隆洋行设计。西园大厦俗称九层楼,曾经是沪西地区最早落成的高楼,也是唯一有电梯的大楼。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西园大厦都是沪西地区的人民防空制高点。西园大厦曾经居住过一些上海滩的知名人物,他们有上海著名工商业者、企业家邓仲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芷苓、童祥苓等。在1940年前,浙江督军卢永祥之子卢小嘉与青岛美人袁慧燮就住在西园公寓4楼8室。卢小嘉与孙中山之子孙科、张作霖之子张学良、段祺瑞之子段宏业被人称作民国“四大公子”,曾经是旧上海风云一时、妇孺皆知的人物。地下一层住的是司机和佣人。俄罗斯贵族来到上海很喜欢住这里,他们在租界内开服装店、西餐店、建教堂等。西园大厦在建国后是上海西部最高建筑。

        3、愚园路1136弄是王伯群旧居 。当时民国交通部长王伯群为续弦迎娶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所建,是愚园路上最为著名的花园住宅,建筑特点是维多利亚哥特式风格,建于1931年,落成于1934年。汪精卫投敌后,此处曾经是汪精卫在上海的行宫,故又称“汪公馆”。 1960年,上海长宁区区委在王伯群旧居建立长宁区少年宫,所以旧居保存至今。另外弄内30号是老前辈沈镇先生购,国民党元老陈友仁住在这里,病逝1944年。后来遗骸移到了八宝山。

        4、愚园路宏业花园和顾圣婴故居。 宏业花园始建于1900年前后,为北洋军阀段祺瑞之子段宏业的产业。宏业花园内有愚园公共市集和位于宏业花园103号的顾圣婴旧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顾圣婴获得多项国际钢琴比赛大奖,还在波兰获得肖邦模型。当时海外称傅聪、刘诗昆、顾圣婴、李名强和殷承宗为“中国钢琴五圣手”。她练琴刻苦,她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百分之九十九是刻苦,而百分之一是靠天赋。由于文革初期受到迫害,1967年与弟弟开煤气自杀。年仅30岁。估计她的自杀也可能受到傅雷影响,由于傅雷家与顾家是世交,所以他们彼此很熟悉。

        5、愚园路历史名人墙 。内有愚园路历史名人的简介,可以对愚园路的历史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历史名人中包括***人、民主人士、文艺界人士、实业家、爱国将领等。

        6、愚园路岐山村 。建造于 1924-1931年间。当时的建造商以周武王发祥于岐山的典故将其命名为岐山村。弄堂内有建筑风格各异的三层花园住宅和独栋花园洋房,墙面有清水红砖、清水青砖、水泥拉毛和鹅卵石贴面等多种风格。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爱国将领杜重远、文学家施蛰存(愚园路1018号被打成右派,北三楼居住)和**演员祝希娟曾在此居住。钱学森也住过弄内的111号 最早是他外公房子。15号是杜重远故居。祝希娟住在25号。 岐山村建造于 1924-1931年间。当时的建造商以周武王发祥于岐山的典故将其命名为岐山村。弄堂内有建筑风格各异的三层花园住宅和独栋花园洋房,墙面有清水红砖、清水青砖、水泥拉毛和鹅卵石贴面等多种风格。

        三,经典建筑,几经沧桑神韵依旧

        1、愚园路1249弄2号楼,丰田纱厂干部住宅 。有点日式建筑风格。,建于1926年,是丰田夫妇住的。他儿子后来创立丰田汽车。1921年,日本人丰田佐吉在苏州河旁边建起了丰田纱厂,在上海赚取了丰田的第一桶金。为了安置工厂里的日本籍员工,丰田纱厂在愚园路和安西路寻找到了两块建筑用地,分别用于建造干部住宅和普通员工住宅。 愚园路的丰田纱厂干部住宅,建筑外形与典型的日式建筑不同,更接近欧式别墅的外观。

        2、愚园新村 1号楼洛公馆 。愚园路洛公馆的主人是约翰?D?洛克菲勒——世界第一个亿万富翁。1913年,公馆竣工后,洛克菲勒家族成员并没有入住。而是作为当时美国的投资家在上海聚会的私人会所,公馆一时间声名显赫。

        3、百乐门。 1933年建成营业,千人舞厅、弹簧地板和菲律宾乐队使百乐门成为旧上海灯红酒绿的代表,号称“东方第一乐府”。建筑风格为当时流行的装饰艺术派风格。 张学良、卓别林、徐志摩和陆小曼都曾在此跳过舞,陈纳德和陈香梅的订婚仪式也在此举行。

        四、人物如流,花园隐隐约约可见

        愚园路上名人荟萃 。影响比较大的是这么10位,他们是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故居已拆,现在是愚园新村);流行音乐之父黎锦辉(故居在四明别墅);中共地下党刘晓(故居在中实新村);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故居在瑞兴坊内);中国导弹之父,科学家钱学森(故居在岐山村内);民主人士沈钧儒(故居在桃源坊内)、文学家施蛰存(故居为北山楼,现为愚园百货商店)、民国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故居现为长宁区少年宫)、**明星周璇(连生里故居已拆)、青年钢琴家顾圣婴(故居在宏业花园内)。

        花园淹没在弄堂深深中 。愚园路另一个特点是马路两旁有许多花园,算起来著名的花园是严家花园、王伯群住宅花园、周作民住宅花园、陈楚湘住宅花园、林氏花园、杨氏花园、469号花园(原沪剧院)、福世花园西部花园别墅、孙衡甫花园别墅、宏业花园入口处不远的99号神秘大花园。

        时至中午12点30分,就在我们分手时,阴沉的云霾已经散去了,太阳已经穿过云层,回到大地,这条2000米左右长的愚园路竟然有40多处保护建筑,愚园路的起点原来是愚园花园,故马路的名称也就顺其自然的叫愚园路了,其中50年前,这条马路从法租界延长到了江苏路,愚园路的历史也就开始了,这条马路跨出了华租界,一路上,两旁梧桐树掩盖了部分马路。幽静,优雅。

        2021年4月3日于张江寓所

从江苏路愚园路到中山公园地铁站怎么坐公交车,最快

       历史是那么容易被藏起来。游走在小河边,这条兴起于上个世纪20年代上海的私家洋房汇集的老街,我只能有一种捉迷藏的感觉,与时间,以及藏在那些时间背后的人和事。

       小河边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呢?有种说法是,依照字面上所能看出来的,这条路的前身肯定是一处非常大的私家园林。小河边,顾名思义,先有了小河边,才有了路。查了一查,果然也不假,在1918年的上海老地图上,静安寺的附近标有一处明显的记号,上面写着“小河边”,其规模包括了今天小河边、常德路、南京西路一圈。至于这园子后来为什么消失了,历史并无记载。说起来并不遥远啊,为什么说不见就不见了呢?

       自打小河边的前身,这座神秘的私家园林消失起,小河边似乎就注定了在近代上海的热闹喧哗中做一名隐士的命运。这里是当年的法租界(在后来若干年的交迭中,其划分发生过一些局部的变化),和那个时候其他租界里所发生的一样,似乎就在一眨眼间,风生水起。说出现就出现了,而且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因上海缺少沉重的几千年历史,又靠近海洋,赶上了一个属于海洋的世纪,抛开因殖民所形成的文化性格的复杂和多样不论,对上海,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

       铺开早年租界工部局的规划图纸,小河边一直是被作为高档住宅区来建设的。在概念上,它类似于今天房地产开发商所追捧的高档别墅。

       但后者依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小河边的房子,多为划定了地皮后,又各家各户自行设计,自行建造,除了在高度和公共设施上作了一些规定,其他并不多加干涉。这也造就了迄今中国私宅建筑在民间的最后一次辉煌。

       建筑是文化的沉淀,亦是时间所能交给人类最为直观的历史胎记。

       从东往西,小河边两侧幽深的弄堂里,一幢幢惊艳的小楼随时可能跳入视野之内。上海人喜欢将一条路上门牌号称为多少弄,特别是那些很长的路,可以排到几千弄为止。在弄堂内,又要分出若干号,此时的多少号才代表了一幢具体的建筑。也确实,少了北方城市的粗犷,又比南方的城市多些秩序的上海,用“弄”来表述一条街上的曲曲折折,是一个比较贴切的方式。小河边也是如此,最西端的那头一直排到了1600多弄,这在上海的路当中,算不得最长,但在一条花园洋房集中的路上,这可能意味着数千处的私家小楼,他们各不一样,可谓壮观。

       还有,小河边上的法国梧桐有的保留下来了,那些活了大半个世纪的梧桐将整条路包裹在自己的身下,它们的年龄在树的家族中并不算长,但它们有可能看见了一段极难复制的历史。经历,并继续经历下去。

       被藏起来的历史小楼一夜听风雨。如果你想知道历史往往是以一种怎样的方式仓促谢幕,现在的小河边就是一个不错的去处。这条路上的房子,一个让人寻味的特点就是,绝大多数的房子,就连住着它们,护着它们的人,也说不清楚它们的来历。

       小河边395弄,这里是1930年代的上海最为气派的新式里弄所在。我在门口问看门的老大妈,她对所看护的这片房屋浑然无知,我知道这事情不能怪她,多少人,多少事情,都已经像一场秋雨中的叶子,纷纷凋落了。

       起先是有目的地看。西头1136弄的汪公馆可能是这条路上最有名的建筑,因其曾经是汪精卫的公馆,也因在这里上演过国民党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金屋藏娇的故事而出名(建筑的具体构造和典故后文另述)。

       今天的汪公馆依然是那幢房子,只不过是门口挂上了长宁区少年宫的牌子。我去的时候,正好是星期天,孩子们都已经到了教室里,从窗户里飘出各种各样的器乐声,或悠扬,或急促。伴着这乐声,走进门厅里时,凭空就多出了一些异样的感觉。老房子,特别是有故事的老房子,总让人心生出许多莫名的联想。每一处打着厚重的时间痕迹的物件,被鞋底磨出光来的大理石台阶,门上那经主人双手反复开启过的把手,无不因沾染了太多故事而多出些阴郁的灵气。

       就像那处几乎荒弃掉的后花园。汪公馆的主楼内毕竟还有着些人气,走至不远处的角落里,发现在浓荫遮盖之下,竟然还藏着一座小花园。告别了流水的小桥,长满了青苔的假山,在这寸土寸金的上海西区繁华之地,一处半亩大小的花园能得以保留,实在是它的造化。只是因为太安静了,这里的气氛有些湿漉漉的压抑。与喧闹的街市只有一墙之隔,惟一的小门已经被人封上了。也不知道这里有多少天没有人好好地信步游走了,人的到来,让每片叶子,每级台阶似乎都欢动了起来,在这样的园子里,人很难说清自己应该继续走下去,还是应该迅速地走开。

       还是离开吧。历史往往经不起细细碾压。那些坚硬的建筑犹如深陷泥藻中的怪物,挣扎着欲脱开身,和人讲述,却越陷越深,终不能自拔。再往下走,满街的历史,每一幢房子明明就是一部书,记录着悲欢离合;每一扇幽闭的玻璃后面,似乎都有一双顾盼的眼睛,有着没说完的故事……可是,假如你去打听,这一切又在转眼间从你的眼前消失掉了,无数的“不知道”,无数的门打开一道缝隙之后,又砰然在你眼前关上了。

       陪着我一起前去探寻的妻子说,“这些房子真应该在门前用铜牌记录下它们的过去。”我问她,“你知道,人们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吗?”

       她无语了。说实话,问完这个问题,我自己也被纠缠住了。

       国人尤其善于隐藏记忆。将好的拿给人看,将不喜欢的,或者不愉快的藏起来,掖起来,希望它们能早点烂掉。想想看,这些房子,它们原本只是些木头、石头堆砌的没有知觉的生命,又有什么可藏的呢?“

       原罪“就在于它们经过了太多的动荡与洗劫,在战争与动乱中改名易姓尚算幸运,”文革“中,常听说在这些房子里发生成分不好的资本家悬梁自尽的事情。来得太快,变得太紧,消失得自然匆忙。

       总有人说,时间能证明一切,又有人说,真相终归会大白于天下。

       我不怀疑这些话,但这些话说的应该都是正史,真正藏于民间的,大量的细节和血肉,是可以被湮没掉的。有些是不经意间的自然风化,有些则属于别有用心的洗刷。小河边,无数间被藏匿的洋房,它们属于哪种,我不知道。

       公交线路:地铁2号线,全程约2.4公里

       1、从江苏路愚园路步行约420米,到达江苏路站

       2、乘坐地铁2号线,经过1站, 到达中山公园站

       3、步行约580米,到达中山公园地铁站

       今天关于“上海中山公园愚园路”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